月嫂如何觀察寶寶便便
作者:南陽泓德家政 發(fā)布日期:2021-05-24 09:18
南陽專業(yè)月嫂教你觀察便便的三大要領
寶寶的便便主要從性狀 、次數和顏色3個方面來觀察評估,也可以從這3個點來確定寶寶的腸胃狀態(tài)及肝膽功能及發(fā)育是否正常。
便便的形狀
在觀察寶寶便便的3個方面中,性狀是最重要的!而所謂性狀 ,就是指軟硬程度。
當寶寶的便便相當稀水,連一點渣都沒有,次數一天天越拉越多,跟平常的狀況有很大的差異,那么就有可能是拉肚子了。
如果寶寶即使每天都有拉,但性狀卻很硬,就像羊糞那樣顆粒狀的,這種狀況對于未滿四個月的新生兒來說,就屬于是相當異常的。
寶寶便便的次數
其次要觀察的就是寶寶大便的次數。但是大便的次數沒有像大便的性狀那么重要,畢竟因為喂配方奶及母奶的寶寶,便便次數均因人而異。
配方奶寶寶
如果寶寶是喝配方奶的話,大便次數可能會稍微規(guī)則一些。
也許一天3~4次,又或者頂多是2~3天一次,通常不會拖過一周。
母乳寶寶
如果是喝母乳的寶寶,滿月以后,通常大便的次數會銳減??赡軙?~8天或甚至10天才解一次便便。
可是只要寶寶便便的性狀是軟的,那這種就不叫做便秘。由此也可以看出,大便的性狀遠比次數更重要一些。
腸胃問題的征兆
如果是喝配方奶,7~8天才解一次便便的話,這種情形就比較少見,因為一般的配方奶,通常比較不會造成寶寶便便的次數那么少才對。
再有加上其他癥狀,像是肚子會很容易脹氣、嘔吐啦,那這種可能就是代表腸胃是有問題的。
便便的顏色
最后要觀察的是大便的顏色。除了滿月回診篩檢寶寶的腸胃問題外,新手爸媽也可主動觀察寶寶大便的底色。
有的新手爸媽會觀察到大便中顆粒的顏色,但是那種顏色是不用太在意的,因為顆粒狀的部份多半都是白白的,甚至有的吃了輔食都會有黑黑的顆粒,但這都是無妨礙的。
因此,主要就是觀察寶寶大便的底色!但是另外要注意的是,便便中不能摻雜血絲、透明的黏液,否則也就屬于異常。
嬰兒便便九色卡
這張卡片將寶寶大部分的便便顏色都是涵蓋在了其中。一般來說(7~9號)屬于正常色。
比9號顏色還要更深的色,也就是再墨綠一點的顏色,也仍屬正常范圍。
只要是7號色以后的便便都沒問題!
很多新手爸媽都很擔心寶寶的便便色怎么那么綠,因此就會懷疑寶寶是不是怎么了,但如果發(fā)現寶寶便便顏色太綠就不需要緊張,因為那樣也都是正常的顏色。
寶寶·每天排便6~7號之間的怎么辦?
如果便便介于正常與不正常顏色的中間色時(圖表6~7色號中間),會讓人覺得有模稜兩可,因此這時候不妨將小朋友剛大完的便便,放在尿布上直接帶給醫(yī)生檢查判斷。
當然也有些家長會直接用手機拍照來看,但是這樣看往往多少都有色差,很難準確,因此建議最好當寶寶滿月做健康檢查的時候,就可以把寶寶的新鮮便便,直接連同尿布或存放小罐子內帶來給醫(yī)生評估即可。
嬰兒便便的常見誤區(qū)
下面幾點是關于寶寶便便最常見的一切誤區(qū),在這里總結一下給大家做個參考。
寶寶的便便與喂養(yǎng)方式有關
除了寶寶剛出生的頭一兩天,胎便是黑黑的顏色外(類似深黑或深墨綠色黏土狀),通常出生第三天以后,就漸漸成為轉型便,介于綠色及黃色之間的黏稠便。
但是到了大約到了第五天后,寶寶的便便也和喂養(yǎng)的方式有關:
母乳寶寶
便便多半就是比較接近不帶渣的黃泥水狀
配方奶寶寶
有些帶一點綠色稀水便,通常也不會太黏稠。
如果寶寶從剛出生的胎便到轉型便,都沒有轉型得很正常,始終都是初期胎便的黑泥色,那么這時就必須帶寶寶回診檢查一下!
另外就是,膽道閉鎖引起的灰白便,其實比例并不多,但也有少部份家長真的容易看錯,像是應觀察的是大便底色,結果卻著重在大便顆粒的顏色。
配方奶寶寶便便中的白色顆粒是未消化的蛋白質
如果寶寶是吃配方奶,那么便便就容易有一些結晶在里頭,這些其實是蛋白質皂化的顆粒,那些顆粒其實大部分是白色的。
但多數的家長看了以后,就誤會以為孩子怎么解出白色大便,或懷疑寶寶的腸胃出狀況是不是因為沒有消化才會有這種顆粒。因此,仍然要提醒各位主要是觀察寶寶大便的底色!
寶寶的綠便其實很正常
很多媽媽誤解以為寶寶解綠色的便便是就是鬧腸胃炎或是因為攝取過量的鐵質所致...其實寶寶的便便中帶有一點綠色,一般都是膽汁染色的正常色。
而且大便綠色是沒關系的,只要沒發(fā)現血絲和透明黏液就沒問題。因為我們正常的膽汁排進消化系統(tǒng),如果染色得很完全,寶寶糞便的顏色當然也就會帶有綠綠的顏色。
如果寶寶的便便出現問題說明健康出問題了!
從嬰兒出生起,至少應先觀察嬰兒便便1~2個月,并且盡可能觀察記錄。即便無法天天詳實記錄寶寶的便便狀態(tài),那么也應該特別留意:
只要寶寶一天中出現兩次疑似便色號卡中屬于1~6號(偏白)的異常色, 就有必要立即帶寶寶至小兒腸胃專科來就醫(yī)仔細檢查!
出現以下狀況,帶寶寶就醫(yī)為先!
關于寶寶的便便,媽媽平時可以自行在家對照便便卡色表來做基本的判斷。但是需要注意一點:三個月以內的新生兒,只要看到血便,都是要立即帶孩子迅速就診!
而除了對照卡色表,下面的6種情況也能幫助媽媽來判斷是否需要帶寶寶就醫(yī),如果同時出現2個癥狀,那就需要帶寶寶去醫(yī)院檢查了!
1.寶寶有沒有腹瀉?
2.一天腹瀉超過7~8次以上?
3.體重是否因腹瀉而銳減?
4.便便是否非常稀、水?
5.便便是否帶有血絲、黏液?
6.便便顏色是否偏灰白?
為什么寶寶會有血絲和黏液?
如果寶寶的便便帶有黏液及血絲,就要懷疑是否有細菌性腸胃炎,必要應作糞便送驗,最怕的就是沙門氏菌!
便便中的黏液
因為有時給寶寶泡奶,沒有太注意水質的清潔,欠缺過濾或煮沸,或碰到沾板上的生食,手部不潔等等,都可能感染沙門氏菌引起寶寶較嚴重的腸胃炎。
有血絲或有黏液
當然,其它包括輪狀病毒等,也有可能會有血絲便或黏液便,因此這兩種加起來,就要考慮可能是出于感染。而感染中最嚴重的就屬細菌型的腸胃炎。
只有血絲沒有黏液
但如果沒有黏液,只是單純帶有血絲的便便,最常見的其實是肛裂(便便太用力故)及奶蛋白過敏的寶寶。
-------------南陽月嫂培訓機構 南陽專業(yè)月嫂 南陽泓德家政 18637795977
-------------南陽月嫂培訓機構 南陽專業(yè)月嫂 南陽泓德家政 18637795977
- 下一篇:寶寶吃什么油最科學
- 上一篇:月嫂如何解決產婦排尿困難